我們知道“互聯網+”時代,人力資源管理遇到了很多挑戰。公司戰略、組織結構、能力素質模型、薪酬管理體系等方面與績效管理體系出現了很多斷層。那么“互聯網+”時代人才管理有什么樣的特點呢?首先是關鍵人才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其次是愿景驅動人才,人才驅動戰略。
“互聯網+”時代人才培養的三大支柱是管理模式、員工意愿和員工能力。管理模式是企業給不給員工創造發揮他(她)能力的條件,允許不允許員工給企業做貢獻。這話聽著有點可笑,但其實是應該告訴員工該做什么、為什么做、創新的邊界在哪里,而不要感覺被束縛。員工意愿是讓員工有參與感、價值感、成就感,尤其高績效員工是自我驅動力、成就驅動力。員工能力是讓員工有學習的方向,有學以致用的條件。
OKRs就是目標與關鍵成果(Objective、 Key Results),其特點是快、變化、參與感、成就感。OKRs的設定就是該做什么、為什么做、創新的邊界。對于公司,OKRs是總目標、最高關注領域;對于部門,OKRs是團隊的優先目標,而不是個人目標的集合;對于員工,OKRs是工作重點,而不是事無巨細的羅列。很多公司以OKRs為核心,重構了人才培養體系。我的建議是與下屬共同設定OKRs,而不是簡單地分派任務,還要透明共享,即精確溝通,讓員工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
無論是OKRs的設定,還是OKRs的分解,都要知道OKRs目標值,這是鼓勵設定有挑戰的目標值。能夠100%達成的目標沒有意義,因為你不會知道團隊的極限在哪里。你要相信團隊的潛能是無限的,尤其是新團隊、創業團隊。我的實施建議是透明共享,也是營造高績效文化的有效方法;要給員工足夠的安全感,即使員工沒有達到目標值,也要鼓勵他們。
OKRs的調整應以客戶為核心。調整周期可以依據業務特點而定,處于轉型期、創業期的企業,需要縮短設定周期。上周期未完成的OKRs,只有必要時才轉入下一周期。我的實施建議是調整的同時,要總結經驗與規律,讓員工直面客戶需求與市場競爭,參與調整決策。
互聯網對企業的改變有兩點,一是客戶需求驅動組織變革;第二點是管理層由“中介”轉為“后臺”;ヂ摼W改變了價值傳遞的方式,不變的是價值本身。找到你的價值,善用互聯網,我們的工作將如虎添翼!
關注官方微信:北京影響力培訓,了解更多精彩內容
關注官方微信:北京影響力培訓,了解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