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企業經營八大關系的辯證及平衡
1、外因與內因:外因作用于內因,內因又影響外因,比如:時事造就了英雄,英雄又影響了時事。懂得歸因及找到因果關系及線性關系是解決事務的根本。但人往往把錯誤歸咎于外在和別人,把勝利和成功則歸功于個人和自己。
2、戰略和執行:戰略是方向,執行是油門,戰略講決策、持久、選擇、舍棄。執行講簡單、專注、投入、落實、重復和堅持,沒有方向的努力和堅持是徒勞的,沒有努力和堅持的方向是虛無縹緲的。
3、認識論和方法論:看待事物要透過現象看本質,要看到內在的結構、系統、原因、因素和要素,以及因素、要素之間的關聯,要從點到線、從線到面、從面到體,也就是從簡單到復雜的過程。方法論要從復雜走向簡單,也就是說我們要找到影響事物成敗的關鍵要素,要找到主要矛盾并克服主要矛盾,打蛇要打七寸,這樣才能事半而功倍。
4、能力和境界:高管的核心能力是概念能力,我認為幾點至關重要:一是情緒能力,要能使自己在工作時達到良好的狀態,做好自己的天使,不要被自己和別人的情緒所綁架,要成為情緒的主人,而非情緒的奴隸,同時,領導者要深讀人心,深諳人性,要洞悉人性的優點和弱點,另外還要具備良好的人際關系。二是思辯力,你要具備良好的思考力,要形成全局思維和系統思維,同時還要有辨識和判斷能力,這樣才能綜觀全局,逐個擊破。三是身體能力,包括身體體能、精力、健康指數、身體協調性、柔韌度、肌能及爆發力等。境界是人的思想覺悟、道德情操、思維水平、精神修煉的高低。能力只能取得一定成就,但境界決定你到底能走多遠,能站多高!你的成就有多大!所以我們在提升能力的同時,還要修煉我們的境界。但前提是境界的基礎是實力,如果一個人不具備競爭實力,你的包容、妥協、低調只能算是軟弱,所以,先高調才能低調,先有為才能無為,高調是低調的資本,有為是無為的基礎。
5、業績和人才:業績是企業的生命線,業績治百病,企業要承擔社會責任,就要解決就業,依法納稅,創造利潤。這也是企業經營的底線,這就要求我們領導、主管、員工要創造成果,做出業績,不要做負債型員工,而要做資產型員工,不要只有苦勞,而沒有功勞。我認為,員工不出業績,做不出成果,沒有盡職盡責是不道德的一種表現。反過來說,業績的載體是人,人才是企業最寶貴的資產,任何組織效益的增長不會快于承載它人的數量和能力的增長,所以,人才培養要成為公司發展的核心關鍵,而且要堅持先人后事,我們要根據公司發展目標確定公司組織架構,同時設定崗位人員,再確定崗位人員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然后再去選擇適合的人,這就是先人后事。然后再給予其知識、技能方面的相關培訓,這就是取長之后的補短。尤其在某個產品線銷售薄弱的情況下,就要加強及加大這方面的激勵、考核、培訓。
6、未來和現在:企業的使命就是企業的終極目標,使命宣言三問:一、你對什末充滿熱情?二、你什末能做最好?三、什末能夠驅動你?個人使命四問:一、你從哪里來?二、你現在何處?三:你要去哪里?四:你能留下什末?完成使命的三種外驅動力:一是要找到自己的人生榜樣,二是要找到自己的競爭對手,三是找到相應參照物。如對未來確實沒有足夠清晰和把握,我的建議就是立足當下,做好自己,做好現在就是對未來最好的準備,路都是一步步走出來的,另外一個建議是以史為鏡,以人為鏡,能看到多久過去,就會看到多久的未來。
7、不變和萬變:時代更迭,歲月如梭,很多都在變,有些亙古不變,規律、道德操守、企業核心理念不變,市場、環境、產品、人員、客戶、制度、產業、行業、經濟都在變,這樣才能萬變不離其宗,以不變應萬變。
8、理想和現實:國家、企業、團隊、個人都應該具備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我們應當憧憬、堅信未來的美好,我們也要應對現實的挑戰、挫折與困難。面對理想:不能空想、不能麻木、不能只想。面對現實挑戰:不能退縮、不能放棄、不能言敗。祝大家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