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要打破“跑單幫”
有專家預言:到2008年,中國將超過德國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強國;到2018年,中國將趕超日本,成為第二大經濟強國,到2048年,也就是新中國建國99周年之際,中國將趕超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強國。而這一預言的強大支撐就在于企業的發展。“跑單幫的民族習性,個體作坊式的管理,是中國管理的特點。”吳思通說。他開玩笑稱,中國有11億人民,9億個商人,還有1億等著開張。中國第一代富商已經發展了30年,如今,新的整合年代即將來臨,這就需要打破“跑單幫”,打破個體作坊式管理。他舉例說,溫州平陽縣有一家企業,年銷售也就1000萬元,規模不算了,但正是政府出面,將8家這樣的企業聯合起來,建立了集團后,年銷售規模翻了幾十倍。
在吳思通看來,中國的管理變革遠遠不夠,連創新都不夠,因此,只有顛覆才行。據介紹,管理的變遷有三個步驟,即硬件管理:以事為本——壓力式;軟件管理:以人為本——人性化;“整機”管理:以目標為本——整合。中國管理的實質是打著人性化旗號的壓力式管理。而最正確的管理方法則是“人性化”和“壓力式”的整合。
企業“崩盤”的三大規律
企業無論大小,最終不得不走向可怕的歸宿:死亡,而死亡的規律無非有幾種。首先,如果企業規模不大,生產的東西也不夠創新,最終的結局就是“大魚吃小魚”。沃爾瑪進入中國,讓60%~70%的中國雜貨商人倒閉就是典型的例子。其次,企業規模發展大了,但如果發展不夠快,也同樣面臨著危機,也就是“快魚吃慢魚”。最后,大的企業,發展速度過快,但如果操作不靈,也將面臨“崩盤”的危險。
企業能有多長的壽命?如果遵守自然規律,企業的壽命在50年到60年以上,但如果遵守社會規律,企業壽命在500年到600年以上,如中國的五糧液,有640年歷史,青島啤酒有105年歷史,恒源祥有81年歷史。但吳思通列舉的一些數字,不難看出中國企業生存的危機,如日本住友集團有418年歷史,擁有資金1456億美元,但擁有640年歷史的中國五糧液僅10億美元;19歲的國美,擁有33億美元,而40歲的百思買擁有359億美元;同齡的海爾和戴爾,海爾擁有的財富卻只有戴爾的四分之一。
資金、人才、戰略思路等,每個環節都是企業發展的決定性命脈。為此,比爾·蓋茨說:“永遠要記住,我們的企業只能生存18個月。”索尼公司負責人告誡說:“不要滿足于現狀,時時要有‘饑餓感’和‘緊迫感’。”海爾公司高層則有句警言:“沒有沉不了的船,沒有跨不了的企業,員工要3倍的努力,干部要10倍的努力。”
企業三種生存之道
企業的生存之道有哪些?吳思通認為有三種,即規;妗⒏S化生存和利基化生存。規;娴牡湫捅闶锹撓胗媱澮幠;a于2008年能擊敗宏基,目前惠普、戴爾、宏基分別排列前三名。而跟隨化生存也就是競爭合作,但它的缺點是得時刻看“領頭羊”的臉色行事。微波爐產業中,格蘭仕先是規;a,產量從10萬臺到2000萬臺,價格也從最初的三四千元降到三四百元。如今,格蘭仕在微波爐業排名第一,美的第二,而海爾已經放棄了這一市場。企業利基化生存則是“與其紅海等死,不如藍海找路。”30年前,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市場比例是5:1,隨后,百事可樂跟隨化生存方式,讓他們的市場比例縮小到1.15:1。隨后,七喜飲料差異化發展,非常可樂則采取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分得“一杯羹”。
(轉自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