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轉型中的增長點培育與企業機遇
文宗瑜
著名經濟學家、中國財經科學研究院主任
文宗瑜博士長期潛心于經濟理論與經濟政策具體運用的研究,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應用經濟學體系建立有很大影響作用,被推崇為中國應用經濟學的杰出代表,是國資管理、資本運營、產權制度、集團財務風險控制等領域的專家。到目前為止,已出版著作12部,發表文章300余篇,其參加了一系列重大法律法規、條例的討論起草工作,所撰寫的大量內部報告,對某些政策的制定產生了重大影響,在國內經濟學界與企業界享有很高的聲譽。
中國經濟轉型的運行周期波動及階段化
2008年出現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濟進入了瓶頸階段,我們大致分成5個時期,第一個經濟運行波動期,08年到2010年下半年,這兩年中國經濟增長大起大落,劇烈波動。經濟運行較快下行期,2011年到2014年,這四年中國經濟增長從12%增長回落到8%以下,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快速回落。2015年到2018年我認為這四年是中國下行最困難的時期。這四年有三個特點:
第一經濟下行速度放慢,我們看2014年中國經濟增長是7.3個增長,2015年增長是6.6,2017年6.7,今年6.8,2018大概6.6個。
第二實體經濟相當困難,尤其是大量中小型實體企業關門,停工停產。
第三資產價格快速上漲,虛擬經濟泡沫十分嚴重,資產價格快速上漲。對于在座各位而言,企業最困難時期仍然沒有過去,我們仍然要繼續堅持。
經濟運行觸底及復蘇,2019年到2023年,我們在2011年2012年中國經濟下行復蘇,2013年經濟開始緩慢復蘇。中國運行新發展期,中國2014年到2034年迎來十年新的發展時期,理論分析,我們大致判斷中國2020年到2030年,不可能再回到6%以上。
2024年到2034年,它的經濟增長主要表現為經濟增長質量、經濟增長效果,我們可以把它稱為中國主體增長3.0版。這樣一個十年中國經濟增長,主要是質量和效率,主要是依賴科技創新驅動,新動能拉動。
企業把握新舊動能轉換中的資本投資機遇
一、關注增長超GDP增速的新動能領域
無人機,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海外直購,實現了10.7%的增長。1到9月份情況來看這五個領域增長最高的,最快的。我們看5到10年,我們關注哪些領域:戰略新型產業、工業自動化、集成電路、生物醫藥、工業技術改造、制造業技術改造。大致預測這6個領域未來十年增長速度會比整個GDP高速高4到6個百分點。
二、切入一二三產融合的產業邊界疊加的“產業連接通道”
產業結構優化不再是單純提高某一個比重,我們未來十年科技創新驅動經濟轉型領域,產業結構優化,更多是從兩個通道達成切入,未來產業結構調整上打通產業鏈通道。
1、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連接通道
我們看美國兩家公司,美國特斯拉系統,這兩家公司跨兩個產業,一個工業制造,移動終端;第二個產業信息服務;蘋果建立了一個強大的軟件,蘋果這個軟件信息平臺應該是第三產業。蘋果通過這樣跨產業經營,實現了兩個驅動,第一個驅動智能硬件驅動;第二個驅動智能軟件驅動。通過這樣一個智能硬件與智能軟件雙驅動,建立了一個全新商業模式,軟硬通吃的商業模式。這種軟硬通吃的智能模式給她們帶來相當高的資本投資回報率。
未來產業上,我們國家將打通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連接通道。鼓勵更多科技創新企業成為產業連接通道公司,鼓勵更多的科技創新企業,跨產業經營。鼓勵更多的科技創新企業既做智能硬件,也做智能軟件,這是第一個連接通道。
2、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消費群體,這樣一個消費群體依賴服務業,依賴第三產業提供服務支持。通過第三產業來提高農副業產品質量,來提高農業供給效果。實現產品供給質量與服務品質提升相融合的模式。
3、轉型“產業連接公司”
未來5到10年,我們要支持打通第三產業和第一產業連接通道,鼓勵更多企業成為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連接產業連接通道公司。通過這樣的產業連接通道,將更多企業促使跨產業經營,拉動中國經濟農業供給的生產,提高中國食品消費經濟。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未來很多中小型企業要瞄準一個方向,跨產業經營,產業連接公司。
三、培育搭載經濟發達體新增長的出口新競爭力
培育中國出口的新能力,未來供給側改革與科技創新,我們瞄準經濟發達體,未來政策導向是一個對經濟發達出口增長的支持導向。我們鼓勵更多科技創新企業,科技創新企業瞄準出口,拉動中國出口增長。與此同時,未來中長期人民幣貶值態勢會較大提升出口競爭力,這也可以刺激和推動中國增長,發達出口這些領域也將作為我們新方向。
四、提升以技術與管理增量托管并盤活“存量資產”的能力
經濟緩慢下行將形成體量驚人的不良資產,未來5年中國資產規模達40萬億到60萬億。今年金融主管部門提出了金融改革,我們未來中小型企業將從事中小企業盤活,存量資產證券化。
五、著眼國際并購并提供新產品的“新風口”概念打造
科技創新的方向,往往成為資本市場的熱點板塊。我個人認為整個從全世界來看發達國家科技創新的,海外并購。我們海外并購相比,第一科技創新相比;第二科技創新的公司,注入到國內證券。一個新版本。未來我們投資過程增長里,海外并購新的方向。
六、圍繞未來“一帶一路”投資進行服務輸出或發展特色旅游
“一帶一路”是中長期戰略,“一帶一路”投資三個問題:
第一投資規模大。第二投資基本沒有回報率;第三高風險。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一帶一路”投資不太適合非國有中小型企業。因此我們中小型企業盲目從事“一帶一路”投資,給我們提供兩個機遇:第一個圍繞“一帶一路”投資提供服務。這個服務投資規模小,回報率小。除此以外中小型企業可以圍繞“一帶一路”開發第二個業務,“一帶一路”的旅游業務。我們把“一帶一路”投資搞一個特色旅游線路,新產品,新服務。
這就是中國經濟轉型新動能轉化的增長,增長驅動的新增長點,給我們民營企業帶來了新的投資機會,供同志們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