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
沒錯,這正是魯迅1924年9月15日寫的《野草》首篇《秋夜》的開頭。記得當時語文老師告訴我們說,這是寫作大家才能使用的手法,如果學生們要寫,就一定要規規矩矩的寫成“墻外有兩株樹,兩株都是棗樹”之類,切不可胡亂模仿。
也有學者認為,這深刻表現了魯迅對當時與兄弟周作人之間的反目感到了深切的悲涼與無可奈何,雖然表面上都是棗樹,但實質上卻難以融合,只好彼此孤立。這大約是今人執意的揣測罷。魯迅先生未說,我們也只好“一千個人讀《紅樓夢》便有一千個林黛玉”般的妄自論斷了。但內心不能平的,為什么他可以,我便不可以?
接下來,言歸正傳,說第一條:要進言先取信。
相信每一名畢業生在剛剛踏入職場,每一名職場人在轉換崗位角色的初期,總會看到公司戰略層面、部門經營層面中一些不太合乎書本理論的現象。認為應該三下五除二,使出商鞅變法的恢弘氣魄,大刀闊斧地增刪之,揚棄之。于是懷揣著“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崇高責任感,恨不能挖出自己的一顆紅心,來向組織和領導坦露改革的心跡。
這些當然都沒有錯,這種“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值得鼓勵。招聘新員工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大家能夠影響整個團隊的精神面貌,摒棄一些陳舊意識,輸入一些新鮮思想。
但同時,我也能夠猜到相當一部分人向上級表忠心后的結果,先表揚你的積極性和創新意識,然后提出再想想,爭取再完善一點的建議。之后,或許你會感覺莫名其妙的受挫,或許你還會繼續奮勇向前,再然后你發現周圍同事不支持,領導態度很曖昧,一時之間,你竟然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職場的第一個不適應便由此形成了。
其實,這個道理不難理解。
假設你的上級有一筆錢,需要投資,你聞訊前來拜訪,遞上名片,說自己可以效力。上級說,好吧,給我講講你的成績和經驗。可惜你只是新畢業的小卒一名,縱使之前在校園里有多么叱詫風云,但談起實際操盤經驗和業績,實在是囊中羞澀,拿不出手。
也罷,上級又說,那你談談當前投資時機究竟是好是壞呢。你心中大喜,正中下懷,洋洋灑灑的講了宏觀經濟形勢,國際金融格局,行業態勢發展。
正當你講的興高采烈、唾沫橫飛之時,發現上級聽累了,打個哈欠,說了一句,你就簡單說說我的錢應該投資哪個理財產品或者基金吧,收益率如何?風險如何?
你內心一緊,老師只講了宏觀形勢,課本上也說了大格局影響小微觀,但究竟具體應該如何操辦,風險應該如何防范,這些還有待考察和分析。
所以結果如何,自然一拍兩散了事。
莊子在《人間世》一文中提到,顏回因衛國國君年輕氣盛,辦事專斷,欲前往諫言。孔子勸阻他說,“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于暴人之前矣”。其大意是指,如果你未能取信便深深進言,那就會死在這位暴君的面前。此等結局你斷然不會遇到,但你的美好設想很有可能止步于車間或辦公室,而無法惠及他人。
總而言之,取信就是累積個人實力,鑄就個人品牌;簡單說來,就是做成那么幾件事情,說出一些切中肯綮的話來,讓人覺得你行,“你辦事,他放心”。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讓他人信任呢?
第二條:要取信,必先守成。
也許你又會問了,這是何故?
何謂守成?守成是指保持前人創下的成就和業績。
要知道創新改革的點子并非你一人獨有,很有可能已經前赴后繼的提議了很多次。為什么并未被采納?要知道很多公司在新員工入職時,會告知大家“小點子大獎勵,大點子不獎勵”。這又是為何?
因為很多事情乍看起來,是由于某原因導致,但實則卻是因其他問題而生。好比一句著名的詩詞“雄雞一唱天下白”,從理論上講,雄雞一唱與天下白之間其實并無實質的因果關系,只因兩者時間巧合,混淆了觀察者的視聽,誤認為只有雄雞打了鳴,東方才會泛出魚肚白。
因此,帶著疑問投入工作,實實在在的觀察和分析,運用前任的工作方式來體會和思考問題,時間久了,自然能夠體會到其中的真實緣由,是否存在一些主觀或客觀無法扭轉的因素。
再說為什么小點子大獎勵,大點子反而沒有獎勵呢?大家知道戰略發展決策所依據的信息、經驗、膽識和預見能力一定不是幾日、幾年便可修煉成功的。新員工在尚不熟悉日常工作、企業經營、行業動態之時所提出的戰略運營提議,自然經不起全面的推敲和深度的檢驗。而小點子要想具有可行性,也應該在綜合掌握了相關技術和信息,加之苦心鉆研和咨詢前輩后方可得出。
結合開篇的“兩棵樹”之問,為文之人必先掌握寫作的基本要領,體會文字背后所代表的意義和感情,待駕馭嫻熟,再根據自己的所想所感所長,逐步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
為文如此,獻計亦是如此。要先了解其基本道理,梳理其來龍去脈,擺明其個中利害,然后加以操練實踐,熟爛于心。如果是個有心人,仍然想著謀勢謀局,必會因著對外界環境的觀察,抽取其中的變化,推敲出自己的改革之計。
這便是從一般到特殊,從主流到非主流的演變過程。當特殊的形式得到了業界的認可,非主流集結了大眾的追隨,則此非主流將成為新的主流,進而成為下一個非主流進化的基礎。
俗話說的“先學會走,再學會跑”,循序漸進,逐步提升,便也是這樣的道理。
需要指出的一點,守成并非抱著以前的成績睡大覺,守成意味著先保留繼承,后謀得發展。
那么,如何守成呢?
要守成先匠心。說到匠心,要先引入一個概念,工匠精神或匠人精神。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他們對細節有很高的要求,對精品有著執著的堅持和追求,其利雖微,卻能夠長久造福于世。
工匠精神,也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是一種有意義的堅持。如同毛竹的生長,先要扎根五年,建立龐大的地下根系,然后才會破土而出。
舉個眼前的例子,喬布斯對于蘋果手機簡潔的外形設計,字體的至臻追求,功能的求新突破,就是一種典型的工匠精神。
付守永,中國價值型企業理論體系的創建者、實踐者、傳播者,著有《工匠精神:向價值型員工進化》一書,指出了工匠精神,是美國家族企業歷經百年而不倒的秘訣,亦是瑞士品牌屹立世界之巔的利器,更是一種生命的態度。他總結說,工匠精神是一種修行之道,工匠之道就是用正念引領生命的新航道。它要求職場中人要先做人,后做事,先專注,后專業,先增值,后回報,先沉淀,后成才,先有為,后有位。
在只知道比拼配置和價格的中國手機行業,從英語培訓跨行業做錘子手機的羅永浩對工匠精神更是執著。從琢磨手機桌面圖標排版到解鎖鍵的設置,從用大錘砸冰箱到智能手機操作系統設計,無不體現了他對自我價值的最高要求和自我挑戰。他在市面上流傳最廣的一句就是:我不是為了輸贏,我就是認真,這便是對工匠精神的最好詮釋。
自媒體視頻脫口秀《羅輯思維》主講人羅振宇,互聯網知識型社群試水者,資深媒體人和傳播專家,除了每周的視頻節目和全國巡回演講之外,每天都會在微信公眾號里發布六十秒的語音。每日所講話題不同,大至宇宙世界,小至夫妻之情。
他坦言這不多不少的六十秒就是一種嚴格意義上的匠人精神。當然如何能夠做到時間上的嚴絲合縫,在簡短的時間和意思的充分表達上勢必要有一個權衡,但每日堅持剛好六十秒的語音著實不是一件易事。對此,我只能送上深深的敬佩之情了。
近來,對于舒立克商學院談判課和團隊管理課教授要求的課后日記忽然有了一種全新的認識:乘興而歸,記錄當日所講,總結所得,體會所悟。
一件細微的小事,當你歷經不以為然、掙扎糾結之后,會忽然發現在日復一日的堅持中,內心開始變得喜悅起來,對其暗含的重要意義也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進而會凝結成一種莫名的神圣感,“我執故我在”。
有的時候,拋卻堅持的內容不談,僅是堅持這一行為本身,時間久了也會形成一種意義。
這弱小的意義如烏云背后傾瀉的陽光,圣潔而美妙。它甚至能夠在白云蒼狗的世事演變里,轉換成催人奮進的音符,宛若節奏明快、曲調高亢的《拉德斯基進行曲》,助你一路前行。
關注官方微信:北京影響力培訓,了解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