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化”三個字并不新鮮,在自己以往的工作、學習中時有提及,但到底何為職業化?如何實現職業化?直至閱讀完本書,自己才豁然開朗,此書對于培養我們高度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大有裨益。
書中分享了很多實現職業化的行為菜單,提供職場進階的具體路徑,讓我領悟到職業化不是學歷問題,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學問和專業的訓練;也不是時間的問題,工作三年的員工不一定就比工作三個月的新員工更職業化;更不是地域問題,并不是工作在一線城市的員工就比二、三線城市的員工更職業化。
職業化取決于你的態度和學習成長意愿,涉及工作的方方面面,結合自己的職業發展情況,書中有兩點分享讓我頗受啟發。
第一點:績效導向、目標第一的工作原則。
在工作中,很多人不乏有高效成長的意愿,但總是不能圍繞重心工作,不能正確理解工作的目標。表面上忙忙碌碌,但始終困于繁瑣的事物,偏離工作目標,又疏于反思和改變,職業能力得不到快速地成長和提高。職場人高效成長的核心問題,就是盡快提高自己的職業能力和工作成效,以績效導向執行工作任務,從而提高自己的綜合競爭力。
我們要學會清晰確立自己長遠和階段性的職業目標,積極采取行動,從實現任務目標的角度去做事情,不斷超越自己。這種績效導向、目標第一的工作原則,是讓我們的工作卓有成效的唯一路徑。
第二點:職場工具“1-2-2”的溝通方式。
與上司溝通要盡量精確化,協助上司高效決策。學會使用“1-2-2”的職場工具,即“一個問題建議、兩個實證依據、兩個選擇方案”,也就是職場溝通中應盡量遵循“提出一個問題——提供兩個實證依據和分析——給出兩個解決方案和建議”的模式,充分提高溝通、匯報、請示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溝通成本。請示時,要讓上司做選擇題,而不是判斷題。此工具對實際工作有很多益處,工具的使用鍛煉職場人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我也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反復練習,不斷完善自己的職業化能力。
知行合一是學習的真正目的。
真正的改變和成功,不是突然出現,而是從決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續積累的結果,養成訓練有素的行為習慣。
改變從行動開始,讓優秀變成一種習慣,培養自己在職場熱情、幽默、謙虛、堅韌的品格,逐步蛻變為“職場達人”。